-
山东烟台三区市亮相国际服贸会 深化招商引资拓展合作
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山东烟台组织芝罘区、莱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赴北京开展推介招商活动,通过专题推介、项目洽谈等形式,展现当地服务贸易发展优势,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区域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依托国家级展会平台,全面展示烟台发展潜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综合性展会,2019年展会以“开放、创新、智慧、融合”为主题,吸引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及机构参与,覆盖多个服务贸易领域,并配套举办百余场论坛及推介洽谈活动。烟台作为东部沿海重要城市,借此次展会契机,系统梳理自身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重点围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进行专题推介,向参会各方展现烟台在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方面的决心与潜力。 (二)聚焦区域特色优势,三区市精准开展招商推介。芝罘区、莱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烟台服务贸易试点区域,结合各自产业定位与发展特色开展差异化推介。其中,芝罘区依托中心城区资源集聚优势,重点介绍现代服务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成果,突出在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合作机遇;莱州市立足产业基础,围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海洋经济等方向,展现特色产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潜力;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聚焦高端制造、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推介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及重点企业发展情况,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关注。 (三)深化产业交流对接,多项合作意向落地见效。活动期间,烟台代表团积极参与高层论坛、专业交易洽谈会等活动,与京北方信息技术、云智慧技术、大数据传媒等行业知名企业深入对接,在数字服务、云计算、数据处理等领域达成多项项目合作意向。同时,通过发放烟台投资指南、服务贸易指南等宣传资料,系统介绍当地投资环境、产业政策及重点合作项目,提升烟台服务贸易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推介活动不仅为烟台学习借鉴国内外服务贸易先进发展经验提供了平台,也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区域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7-16
-
【芝罘区招商】山东县域经济实力榜单发布 烟台多区县跻身前列
2016年,山东省相关部门发布全省137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县域经济实力排名同步公布。其中,烟台市龙口市凭借坚实的产业根基与持续的招商引资成效,经济总量位居第五位,莱州市、招远市、蓬莱市(当时为县级市)、芝罘区亦成功跻身前50名,充分展现出烟台市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韧性与综合竞争力。 一、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2016年,山东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分量,137个县(市、区)作为区域发展的基本单元,其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经济比重超过六成。从排名分布来看,呈现出“东部沿海引领、中部加速崛起、西部稳步提升”的特征,东部地区依托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开放条件,多个区县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中部地区通过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发展速度持续加快;西部地区则在政策扶持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潜力逐步释放。此次排名客观反映了各区县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烟台市多区县上榜的产业支撑逻辑。2016年烟台市多个区县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前50名,背后是各区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形成的特色产业体系。莱州市聚焦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以石材、机械制造等产业为基础,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招远市依托黄金资源优势,加快黄金产业从开采冶炼向精深加工、黄金文化等领域拓展,同时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莱市(当时为县级市)充分发挥滨海区位优势,推动文旅产业与海洋经济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临港产业集群;芝罘区作为烟台市主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和数字经济,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各区县差异化发展路径,共同构筑起烟台市县域经济的多元支撑格局。 三、龙口市跻身前五的核心发展路径。2016年龙口市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位列第五,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其长期坚持的“产业强市、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作为工业强县,龙口市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规模效应显著,多家企业入选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在招商引资方面,龙口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主导产业精准招商,吸引了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项目落地,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同时,当地注重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推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形成了产业、城市、人口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与方向。2016年的县域经济排名不仅是对过去发展成果的总结,更为后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从烟台各区县的实践来看,立足特色产业、强化招商引资、推动转型升级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未来,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加强区域协同,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2025-07-15
-
【芝罘区招商】芝罘16家企业入围烟台高成长高质量培育库
芝罘区16家企业成功入围烟台市高成长高质量培育库,涵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及“小巨人”企业等类型。此次入围是芝罘区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培育优质企业集群的重要成果,将通过三年多层次、多阶段递增式培养,推动企业快速成长为高质量发展群体。 (一)培育库建设的重要意义。烟台市高成长高质量培育库的建立,旨在聚焦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通过系统化、精准化支持,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芝罘区作为烟台市核心城区,始终将企业培育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此次16家企业集中入库,体现了区域产业基础的坚实性和企业发展的活力。培育库通过分类施策,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有助于形成“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小巨人”等企业梯队,为地方经济注入持续动能。 (二)入库企业的类型与发展特征。此次入围企业覆盖多个细分领域,展现出芝罘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元化特点。其中,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济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凭借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类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烟台海裕食品有限公司、枫林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因长期深耕特定细分行业,拥有较高市场份额和领先地位,被认定为“隐形冠军”,在产业链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烟台金润核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申航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创业后跨越发展瓶颈、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瞪羚企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发展前景广阔。此外,烟台石川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精特新”中的佼佼者,凭借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核心技术掌握及优质质量效益,入选“小巨人”企业,成为行业排头兵。 (三)芝罘区的培育举措与发展展望。为推动入库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芝罘区围绕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优化等方面出台系列措施。在政策层面,整合各类惠企政策资源,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市场拓展的支持力度;在要素保障上,强化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倾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在服务优化方面,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未来三年,芝罘区将以培育库为抓手,持续跟踪企业发展动态,推动入库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突破,力争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量企业群体,为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芝罘力量。
2025-07-14
-
【芝罘区招商】芝罘区"零跑腿"审批新模式助力建设项目提速增效
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中,烟台市芝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新推行"互联网+政务审批"服务,通过施工许可全流程数字化改革,将传统"只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显著提升了建设项目审批效率。这一改革举措依托线上平台实现材料"秒审秒批",为市场主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 一、数字化改革突破传统审批模式 芝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聚焦施工许可审批关键环节,在政策框架内率先取消纸质材料提交要求。通过整合招标工程备案、直接发包合同登记以及安全质量监督等环节,构建起全链条线上办理体系。审批系统采用智能表单校验技术,自动识别填报疏漏并实时提示修正,确保申报材料合规性。工作人员通过后台系统动态跟踪项目进度,主动对接建设单位提供预审指导,平均缩短材料补正周期约60%。 二、全流程线上服务实现"零跑动" 建设项目单位通过烟台市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提交电子材料后,审批人员实行"T+0"响应机制,在线完成核验并即时反馈结果。系统设置智能提醒功能,对施工合同关键条款、安全防护措施方案等18项高风险审查要素进行重点标注。针对重大产业项目,芝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专项服务群组,提供从材料准备到审批通过的全程帮办服务,某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创下3小时取得施工许可的办理纪录。 三、标准化建设保障审批质量 芝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编制《施工许可电子材料规范》,统一67项材料格式标准,开发智能比对工具自动核查企业资质证书有效期、图纸签章等关键信息。建立"双随机"抽查机制,对已审批项目按20%比例开展事后监管,确保线上审批与线下标准一致。改革实施以来,施工许可类投诉量同比下降82%,审批一次通过率提升至93%。 四、协同机制优化服务效能 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芝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实时调取营业执照、用地规划等12类证照信息。联合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推行并联审批,将原本串联办理的7个事项压缩为3个环节。通过电子签章互认系统,实现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五方责任主体在线协同签署,某商业综合体项目创下当日申报当日发证的审批速度。 这项改革举措充分体现"放管服"改革在基层的创新实践,通过技术赋能和流程再造,使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提升约75%。芝罘区的实践经验已被纳入山东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典型案例,其标准化操作指南已在烟台市范围内推广实施,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样本。
2025-07-14
-
【芝罘区招商】烟台芝罘区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助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烟台芝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政策,显著优化了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该政策实现了从名称核准到执照打印的全流程线上办理,企业无需现场提交纸质材料,大幅降低了创业成本和时间成本,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烟台芝罘区于2021年启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依托“山东省全程工商电子化”平台,整合核名、设立、签字、审核、打照等环节。申请人通过外网提交材料,审批部门在线完成指导与核准,企业股东和委托人通过手机APP完成实名认证与电子签名,最终在自助设备上快速领取执照。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登记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实现了“零见面、零跑腿、零纸张”的目标。 二、全程电子化的具体流程 1.网上申请:企业通过工商外网申报名称,填写基本信息及人员身份资料,系统自动核验名称唯一性。 2.电子签名:材料初审通过后,相关人员通过省级政务APP完成人脸识别与签名,确保法律效力。 3.线上审批:烟台芝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在线审核材料,平均耗时缩短至1个工作日内。 4.自助打照:企业凭身份证在政务服务中心智能终端打印执照,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三、政策成效与区域影响 全程电子化登记显著提升了烟台芝罘区企业开办效率,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0%以上。据公开报道,政策实施后,全区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超20%,其中超九成企业选择电子化渠道办理。此外,该政策与烟台市“一窗通办”“一网通办”改革协同推进,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标杆案例,吸引了更多外地投资者落户芝罘区。 四、未来深化方向 烟台芝罘区计划将全程电子化拓展至变更、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登记服务,并探索与税务、社保等系统的数据互通。同时,通过加强宣传辅导,提升中小微企业对电子化流程的认知度,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巩固招商引资竞争优势。
2025-07-11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